來源:科技金融時報
與會嘉賓們認為,就當下而言,改革才能解決當下的金融難題。
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以及資本項下開放是這屆陸家嘴論壇討論最多的問題,這也充分說明了與會嘉賓們都同意,改革才能解決當下的金融難題,而改革的重點在于堅持創新,放開市場,走市場化的道路。
期待利率、匯率市場化以及資本項下的開放政策
騰訊財經此前也從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的第六次國際咨詢委員會會議中獨家獲悉,上海市市長楊雄在該會議上發表講話時透露,上海自由貿易區將包括一些金融改革的試點,自貿區也的確正在申請試點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楊雄還同時表示這一改革方向不會因為短期的流動性變化、熱錢流向的變化而變化。
保險行業方面,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提出要下一步的改革重點在于推進壽險費率改革主要是放開定價利率,管住準備金的評估率。隨后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也對騰訊財經表示,2013年內人身壽險定價利率市場化將會有突破性進展,稅延型養老保險會在年底前出臺。
銀行方面,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9日的主題論壇上表示,將調動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這也符合當下市場對于政策的期待,春華資本集團董事長胡祖六就對騰訊財經表示,從世界銀行業發展的經驗來看,往往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其效率更低、服務更差。他表示,真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應該鼓勵和開拓多種形勢的民間融資渠道,降低市場準入門檻。
而就大家關注的影子銀行問題、人民幣國際化道路,大家的期待也在利率市場化以及資本項下開放的政策。
但是在利率和匯率相對固定的水平下開放資本項下項目存在一定風險,這也是為什么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循序推進的原因,不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局長王宗智則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下一步不一定是資本項下全開放或者全可兌換。“第一步很有可能是人民幣先不是國際化,而是地區化,地區的大范圍使用。
流動性短期壓力將很快過去,但銀行需應對變革挑戰
近一個月以來,銀行市場流動性突然收緊,銀行間拆放利率自6月初開始飆升,并創出歷史新高。流動性到底是不是問題也是各路嘉賓和參會者希望從陸家嘴論壇上獲得的信息。
為此,周小川在6月28日的演講受到了非常大的關注。他在演講中強調,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一方面要引導金融機構保持合理的信貸投放、合理安排資產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會綜合運用各種工具和手段,適時調整市場的流動性。
隨后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也在6月29日的會議上就最近市場上出現的流動性緊張問題做出了回應。他稱目前我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并不短缺,截至6月28日,全部金融機構的備付金余額是1.5萬億左右,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的一倍還多;而且存款準備金率一直是在20%左右,支付頭寸充裕。
農行行長張云對騰訊財經表示當前所謂的流動性緊張,是在貨幣市場和銀行頭寸的周轉方面的確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導致結構失衡、導致利率過度的上揚。張云同時還說到了以后理財產品的安全性,他指出銀行的頭寸管理和理財的資金管理方面,設有嚴格的防火墻,兩者之間的資金是不能互相隨便來融通的。
雖然此前流動性短缺是事實,但是一些與會嘉賓認為這可能是過度解讀。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騰訊財經獨家對話時表示,銀行資金空所占比例并非市場傳言的那么大,主要是受監管的因素影響,央行刻意收緊資金面“過度解讀”。
不過一些機構已經開始有所行動。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李吉平對騰訊財經表示,現在流動性也會回歸平穩。“很快國開行會回歸發債。發債節奏要根據業務貸款需求,要根據放款速度決定發債時間。” 農行行長張云也對騰訊財經表示,按照央行提出的大型銀行發揮穩定器作用,農行近期一直在往市場拆出資金。并且該行在年內沒有再融資計劃。
在陸家嘴論壇期間,金融中心建設、互聯網金融、金融支持城鎮化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等都是熱議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