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股城網
近日,在湖南岳陽舉行的中國小微金融發展論壇上,中國小額信貸機構聯席會會長劉克崮表示,截至2013年5月,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已增至6700多家,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8000家。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和小貸行業競爭的加劇,過去小貸公司以類銀行信貸模式為主的局面正在發生改變,“小而分散”的小額信用貸款模式日益崛起。
多位業內人士在論壇發言中提到,小貸公司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而在此背景下,強調產品、流程標準化,審貸、風控批量化的微貸技術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小貸模式分化
“基于目標客戶、銷售方式、風險管理和業務流程等業務核心要素的差異,國內小貸公司的業務模式分化為類銀行信貸和小額信用貸款兩種模式。”日前,德勤在一份名為《中國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挑戰和應對之道》(下稱《報告》)的報告中如是總結到。
其中,“前者的運作類似于獅群等大型動物合作進行單次狩獵,偏好大型獵物,而小額信貸模式的運作則更類似于蟻群,通過分工合作進行批量狩獵,更需要內部運作的體系制度化。”《報告》稱。
從業務流程上看,類銀行信貸模式關注單筆貸款生成和貸后管理的效率和風險管理的平衡,多采用標準化和集中化的作業模式;而小額信用貸款模式則追求高效率和成本控制,傾向于標準化、集約化的發展模式。
一家外資小貸公司負責人表示,國內小貸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小貸市場空間還比較大,簡單粗放的經營模式便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回報,因此此類銀行信貸模式成為絕大多數小貸公司的選擇。
德勤認為,此類業務模式受到青睞的原因有三:一是在信貸緊縮的市場環境下,從銀行向小貸公司漏下了很多優質客戶;二是由于有傳統商業銀行經驗的人才資源豐富,他們在此類客戶的關系網也較為豐富,容易引入人才并開展業務;三是抵押擔保類貸款單筆金額較大,業務擴張相對快速和方便。
“相比之下,小額信用貸款模式對于后臺技術、業務流程、風控能力的要求較高且前期投入較大,因此除了一些外資小貸公司,采用這種模式的小貸公司并不多。”該負責人介紹稱。
“技術派”優勢顯現
然而如今,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和小貸行業的日漸成熟,過去類銀行信貸模式“一面倒”的局面正在發生改變。
“一方面小貸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又在不斷地將業務‘下沉’,擠壓了一部分原本屬于小貸公司的市場。雙重壓力之下,未來類銀行信貸模式的空間會越來越窄。”上述外資公司負責人表示。
德勤認為,“小額信用貸款”模式更適合以靈活見長的小貸公司,而國內小額信貸市場尚未得到有效開發, 加之需求旺盛,屬于真正的藍海市場。但《報告》也提出,進入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并非易事,諸多挑戰必須應對,一些技術壁壘必須突破。
瀚華小額貸款公司執行總裁林鋒認為,隨著小額信貸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后臺技術才是更為核心的要素。“當處理幾十個客戶時,傳統的關系型信貸就很好使,但要服務于成百上千個客戶就不行了。”
在他看來,小貸公司必須要將優質的前端服務和強大的后臺技術結合起來,即前端產品標準化、營銷批量化,后臺業務的審批和處理集約而高效。
富登小額貸款公司中國區首席業務發展總監侯海妮表示,小額信貸要做到可持續的商業化發展必須要重視規?;⒕W點布局、業務模式和風控體系四個方面。
“要在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特點的基礎上,明確客戶定位和客戶劃分、規劃產品體系并設計詳細產品、制定多渠道協同配合的營銷策略,建立起批量化營銷和業務處理的信貸技術。”《報告》稱。
劉克崮則建議,監管部門在最初批設小貸公司時就應該加入電算化、IT技術等準入“門檻”。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小貸公司的質量,另一方面也為后期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等做好鋪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