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4m2g"></ul>
  • <th id="o4m2g"><s id="o4m2g"></s></th>
    <samp id="o4m2g"><tbody id="o4m2g"></tbody></samp>
  • <tr id="o4m2g"></tr>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新聞資訊
    協會新聞
    行業新聞
    圖片新聞
    小貸行業優勝劣汰加劇

     來源:互聯網

    小貸行業正持續萎縮,分化現象加劇。互聯網巨頭試圖以互聯網小貸牌照為切入點,以資金和數據流量為優勢,加速布局金融商業版圖。而區域小貸機構正批量縮減,面臨新一輪洗牌。

    2022年,小貸行業或將持續洗牌!

    今年伊始,360數科旗下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360小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金由10億元增至50億元。據記者不完全統計,360小貸是繼美團小貸、螞蟻小貸、度小滿小貸、財付通小貸、京東小貸、蘇寧小貸之后,第10家注冊資本達50億元的小貸公司。50億元是2020年11月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暫行辦法”)規定的網絡小貸跨省經營的注冊資本門檻。

    巨頭巨額增資謀求跨省展業的另一面,區域小貸機構因展業受限、客戶資質相對較差、違約信用風險大、區域監管的分化與限制等多重困境正批量縮減。2022年已有兩地監管機構宣布22家小貸機構視點資格被取消,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截至2021年9月末),小貸機構數量從8951家縮減至6566家。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伴隨監管的收緊和規范的完善,一些達不到監管要求標準的機構將被清退,小額貸款公司數量下降的趨勢是必然的。未來小貸行業中,將會形成多寡頭的態勢,業務量將集中在幾家從事跨省經營的頭部公司手中,區域性的小貸公司則會下降,且業務量受到侵蝕。

    “對于傳統小貸機構,要著眼于股東和團隊能影響到的資源,做精做實,并謀求不同區域間的合作,同時要著力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而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公司則要嚴格按照監管要求,控制杠桿率和貸款不良率,以自身生態場景的優勢,滿足更多長尾客戶的需求。”受訪專家指出。

    1

    互聯網巨頭開啟增資潮

    在暫行辦法征求意見還未正式下發的間隙,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機構開啟增資潮。360小貸經歷過兩輪增資,從5億元增至50億元,成為2022年第一家增資至50億元的小貸平臺。

    不久前,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京東小貸”)也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30億元增至50億元,增幅達66.67%。這是京東小貸第二次增資,此前的2021年8月,京東小貸注冊資本由16億元增至30億元。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注冊資本達到50億元門檻的小貸公司已有10家。其中,美團小貸2021年8月注冊資本由30.58億元增至50億元;去年6月,字節跳動旗下深圳中融小貸注冊資本由30億元變更為50億元;去年4月,騰訊旗下深圳財付通網絡小貸注冊資本由25億元變更為50億元。

    更早之前,蘇寧金融旗下重慶蘇寧小貸注冊資本由40億元追加至60億元,螞蟻集團旗下重慶螞蟻小微小貸注冊資本由80億元追加至120億元,度小滿旗下重慶度小滿小貸注冊資金增加至70億元。此外,南寧金通小貸注冊資本89.89億元,中新(黑龍江)互聯網小貸注冊資本也達到50億元。

    對于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機構的增資舉動,中國政法大學法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網絡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車寧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互聯網平臺企業增資旗下小貸公司,首先是滿足小貸特別是網絡小貸展業的合規指標,符合監管的注冊資本、杠桿率等政策制度要求;其次是增強業務發展、資產提升的可持續性;此外,也是對沖可能發生的業務風險,夯實合規經營基礎。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網絡小貸特別是全國性的網絡小貸公司是近幾年及未來小貸行業的發展焦點,在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的監管要求下,生態型互聯網公司要想深入開展信貸類金融業務,獲取金融牌照成為必由之路,其中全國性的網絡小貸牌照成為選擇之一。

    小微信貸專家嵇少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大規模增資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家都想搶有可能批的全國互聯網小貸牌照,先增資到50個億,先做一個入門的準備;二是有一部分小貸公司助貸的渠道受到了壓力,手上多一些注冊資本金,可以自主的投放,做一些‘蓄水’和‘調劑’。”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研究院助理教授江嘉駿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公司紛紛增資滿足50億元的標準,這可能也是為了搶占先發優勢以形成生態壁壘,讓客戶由于習慣和慣性留在原有的小貸生態當中,“再考慮到隨著技術的優化和數據資源更好地被利用,未來小貸業務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增長點”。

    2

    區域小貸機構縮減

    巨頭增資的另一面,區域小貸機構正批量縮減。2022年已有兩地監管機構宣布22家小貸機構試點資格被取消。1月4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和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先后披露,分別取消蕪湖市的17家和南昌市的5家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資格。

    事實上,2021年以來,多地金融監督管理局出手對轄區內小貸公司進行合規排查。具體來看,去年2月,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取消了轄區內的5家小貸公司運營資格;去年11月,安徽池州市6家小貸公司試點經營資格被取消……

    根據央行發布的《2021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截至2021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6566家。而2021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6686家,一個季度就減少了120家。

    從更長遠來看,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截至2021年9月末),小貸機構數量從8951家縮減至6566家,貸款余額從9594.16億元縮減至9352.52億元,從業人員數從114017人縮減至65516人。無論是機構數量、貸款余額還是從業人數,這三項指標均在波動中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從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來看,身份屬性定位不明、區域監管的分化與限制是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重點問題,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健康發展和持續服務能力。近年來愈加嚴格的行業監管也壓縮著小貸公司的生存和展業空間。央行去年底發布的《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也預示著小貸公司的監管進一步收緊。

    除此之外,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也沖擊著小貸市場。江嘉駿表示,商業銀行也不斷推出小額信貸業務,對于借貸人來說,銀行相比小貸公司,客戶的借款成本會更低且信任感更強,這也致使他們放棄從小貸公司獲取貸款,轉投向傳統銀行渠道。

    車寧也指出,小貸批量減少屬于自然的市場進程,從外部因素來講,隨著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推進,個人金融消費者、中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在一定程度上對小貸形成擠出效應。此外,隨著監管體制的完善,逐漸彌補了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以及不同板塊之間監管失衡的狀態,持續擠壓了監管套利空間。因此,尾部的小貸公司業務發展和持續盈利的能力遭到削弱,然后退出市場,相對來說是比較自然的過程。

    于百程表示,全國小貸公司數量眾多,其中地方小貸公司占絕大多數,近幾年全國貸款規模和公司數量呈現逐步下降趨勢。地方小貸公司業務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當地經濟波動和自身實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臨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因而近幾年生存壓力較大,還有部分地方性小貸公司在發放貸款的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的現象,因此整體數量和規模都呈下滑態勢。近幾年,多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都發布過取消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經營資格的通知,主要面向違規、失聯、空殼等小貸公司,體現出小貸行業監管的不斷規范。

    嵇少峰認為,小貸公司批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經濟下行,信貸風險加大,小貸公司的業務很難開展;二是小貸公司的股東多數是民營企業,自身資金鏈吃緊,對外放貸的時候就沒有多少主動性,要把資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貸公司經營不善,不良貸款很高,本身不夠專業,自然被市場淘汰。

    3

    行業分化格局加劇

    如今的小貸行業存在著一組鮮明對比:整體行業正持續萎縮,而互聯網巨頭試圖以互聯網小貸牌照為切入點,以資金和數據流量為優勢,加速布局金融商業版圖。在此背景下,未來小貸行業又將走向何方?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李楠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金融監管走向規范化,小貸公司自然面臨洗牌,大量的以融資和資本運作(高杠桿)為目的的小貸公司必將被淘汰。

    嵇少峰指出,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增資是為了放大平臺的數據、信息渠道和生態優勢,通過金融牌照轉化為收益。傳統小貸基本上還是發放傳統的、相對次級的信貸產品,本身的經營狀況就不是很好,隨著監管要求下浮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加大對小微企業投放,也壓降了傳統小額貸款公司的生存空間。

    對于傳統小貸機構,嵇少峰建議,一是要著眼于股東和團隊能影響到的資源,做精做實,這是一種常規的打法;二是要謀求多區域小貸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貸合作形成統一、批量的場景來落地執行,同時要做銀行的“助貸”,幫助銀行解決一些小微企業融資落地的問題。

    于百程建議,地方小貸公司要發揮自身靈活和了解本地的優勢,與傳統金融機構形成差異化發展,做到“小而美”,同時也盡可能地利用技術手段,降本增效。

    李楠也指出,小貸公司不適宜面面俱到追求地域行業的迅速擴張,應先利用自身的行業背景、渠道背景,把某一行業、某一場景徹底研究透,建立合理的商業邏輯。針對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特定客戶,設計風險可控的商業模式。

    針對互聯網巨頭旗下的小貸機構,車寧表示,網絡小貸對于互聯網平臺企業建構完整生態、打造業務閉環、保障數據安全甚至提升企業估值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特別是一些企業在沒有其他信貸資質的情況下,網絡小貸牌照對于其提升業務合規水平、防范監管風險方面頗有價值。此外,對于背景資源雄厚、業務場景豐富、客戶流量充裕、技術實力強勁的企業來說,網絡小貸牌照有很強的加持作用,可以憑此布局面向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信貸服務,在消費金融“紅海”之外開辟業務增長“第二曲線”。

    李楠提出,小貸公司必須按照金融機構監管,而其關聯的母公司(互聯網平臺)則應按照金融控股公司進行監管,特別是要注意建立不同業務之間的防火墻,控制杠桿率,嚴格要求資本充足率,嚴格儲備金要求,控制貸款不良率,防范通過各類“金融創新”轉移風險的花式操作。

    江嘉駿認為,小貸行業的重點將放在風險控制上,行業里面的數據資源會存在馬太效應。未來的小貸行業,將會形成多寡頭的態勢,業務量將集中在幾家從事跨省經營的頭部公司手中,區域性的小貸公司則會下降,且業務量受到侵蝕。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區域性小貸公司將走向滅亡,“小貸公司本身就是為了滿足被銀行忽視的長尾客戶的需求,若互聯網公司對全國性小貸業務相對壟斷后,可能又會成為像傳統銀行這樣的巨頭,真正的尾部客戶仍然會遭到忽視。”在江嘉駿看來,除了幾家頭部企業外,小貸行業中還會存在許多本地的、基于線下社會網絡數據來實現風控的小貸公司,經營者和借款者共享同一張社會網絡,從中能夠更好地評估借款人風險,針對當地情況在助農、小微企業和消費信貸等方面開展特色業務,滿足各層次主體的需要。

     

        
    瀏覽次數:1630 2022-01-18 [返回]
    聯系電話:0577-88923503 E-mail:wzamc@sina.com
    Copyright © 2012 溫州市小額貸款公司協會 地址:溫州市鹿城區南匯街道車站大道577號財富中心1809室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浙ICP備13005407號
    關閉

    用戶登錄

    用戶名:
    密  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 三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老司机午夜影院|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91|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官网在线|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色妞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18禁无遮挡无码国产免费网站| 成年人免费的视频|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男女午夜爽爽大片免费|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538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播放|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偷v国产偷v国产|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在车里被撞了八次高c| xxxxx亚洲|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