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近日,由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與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廣州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協辦,以“科技賦能小貸行業穩健發展”為主題的小額貸款公司行業科技應用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徐秀彬在會上表示,廣州先行在小貸行業試點“五鏈協同”監管。從試點效果看,通過五鏈協同,有效地緩解小貸行業“監管難、征信難、風控難、催收難、融資難”等問題,未來“五鏈協同”監管將逐步擴大到7+4類地方金融組織。
地方金融監管的“廣州樣板”
科技進步為金融創新和金融服務帶來了更多可能,也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會長王非在會上表示,隨著互聯網普及、數字科技進步和具有場景的大數據技術運用,金融企業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不但使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得到拓展,同時也使金融領域的技術風險和操作風險更加復雜,而可能將風險放大或以新的形式展現出來。
“面對越來越多的監管數據,如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以提高數據處理效率,確實是監管當局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王非指出。
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英介紹,廣州市積極探索發揮科技在強化小貸行業監管以及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作用,采取了打造“五鏈協同”監管與服務體系、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驗區、出臺實施小貸行業首席科技官制度一系列創新舉措,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小額信貸和數字普惠金融的中國經驗提供廣州樣板。
在科技賦能監管方面,廣州已經進行了諸多探索:2019年初,廣州啟動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驗區”,成為全國首個以“監管”命名的試驗區,正式開啟了將監管科技運用于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探索。2019年8月,廣州市金融局、越秀區政府、廣州互聯網法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全國首個“數字金融協同治理中心”。2020年,在總結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驗區和數字金融協同治理中心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廣州提出建設“五鏈協同”監管與服務體系,并成立五鏈協同創新中心。
“五鏈協同”讓小貸監管更高效
事實上,地方金融監管條塊分割、信息不對稱、難以形成監管合力,一直是金融監管的難題。在破解這一難題上,廣州探索試點通過運用是依托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建設“五鏈協同”監管與服務體系。
徐秀彬在會上介紹,所謂“五鏈協同”監管與服務體系,是依托上述科技手段,建設監管數據保存驗真的“監管鏈”、風險監測預警的“風控鏈”、糾紛調處化解的“司法鏈”、信用數據驗證的“征信鏈”、優化行業生態的“服務鏈”,并實現五鏈之間的高效對接。“‘五鏈協同’著力擴大地方金融監管‘朋友圈’,構建監管與發展雙促進的‘生態圈’。”徐秀彬介紹,目前這一試點已經在小貸行業率先試點一年左右,有效緩解小貸行業“監管難、征信難、風控難、催收難、融資難”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