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協會秘書處


7月7日上午,市金融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孫福國,在監管處張鵬飛處長、小貸專管李康杰的陪同下,赴“小貸之家”調研指導。協會翁奕峰、莊中華會長參加匯報座談。


孫福國副主任在視察“小貸之家”聽取情況匯報后,作了指導性講話:今天到小貸協會看望大家,也作為市金融辦“小貸服務驛站”活動的一部分,深入小貸公司行業調查研究。一是小貸公司協會成立十多年來,發揮行業社會組織的作用、為會員服務、為行業發聲、盡職盡責;二是堅持成立初心、規范經營、控制風險;三是市金融辦對合法經營、守規矩的小貸公司積極紓解公司困境、支持企業守正求新發展。
協會秘書處受翁奕峰、莊中華會長的委托,以《溫州市小額貸款公司行業發展現狀與面臨的問題》為題進行匯報。翁奕峰、莊中華會長就小貸公司行業長遠發展及公司目前遇到的突出問題提出建議意見。


一、溫州市小貸公司行業發展概況
面對動蕩變革的百年變局、世紀疫情與烏克蘭戰爭的交織影響,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們努力發揮綠色小微金融的作用,扎根于溫州深厚的經濟金融沃土,堅持“小貸姓小不姓大”,圍繞小客戶、小貸款、小業務,以小額、方便、快捷、靈活的經營特色,創建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美的金融服務商。堅持“在困境中求生機,在轉型中謀發展”,構建小貸新發展格局邁出堅實的步伐,“減量增質”謀求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小貸公司發展形成標志性成果,支撐小貸公司成長的專業服務能力增強。協會理事會發揮中堅作用,主動識變,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堅持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堅守底線不逾紅線;主動擁抱監管,守正出新;在支持小微企業、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普惠大眾創業中體現小貸的社會價值。行業發展出現新氣象,溫州小貸公司行業整體經營穩定持續向好。

(一)溫州小貸成長為地方金融代表性力量
1.小貸款大事業。小貸試點的溫州實踐,取得標志性成果,打造了一張溫州地方金融組織的“小貸名片”。溫州小額貸款公司行業,試點十四年來,不忘成立初心,牢記地方金融組織使命,服務小微企業、普惠大眾創業、推動鄉鎮振興發展。溫州市小貸公司行業由462位股東(其中法人股東196家)、347位員工組成的34家會員單位,注冊資本金62.58億元。培育出十數家堅持主業、特色鮮明的小貸特色業務群。2008年試點以來,累計為40萬家(人)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個人小額信貸需求提供“短、小、頻、急”融資總額3500億元,上繳稅收共35億元。2008年小貸試點以來,累計核銷金額28.4億元。溫州小貸公司行業,已成長為溫州地方金融的代表性力量。
2.標桿小貸引領,協同前行。華峰小貸社區型綜合信貸模式:“立足當地社區、鄉鎮街道,以溫州人大眾創業資金需求為市場定位,堅持網點下伸和產品創新并重,努力打造集小額信貸、特色創新業務為一體的社區型綜合金融服務組織”,被中國小貸協會確定為中國優秀小額貸款公司二十六種商業模式之一。在全國小貸同業中,具有廣泛的影響。涌現出億兆小貸綜合經營、蒼南聯信小貸自助貸、樂清合興小貸塊狀經濟體服務、洞頭誠意小貸微小漁農貸、永嘉長誠小貸純信用貸等特色小額貸款。
3.守正求新不闖禍。華峰小貸公司為浙江小貸試點作出開拓性貢獻。2013年在浙江股權交易中心發行全國首單小貸公司定向債5000萬元。2014年發行全國第一單小貸優先股1億元,開啟小額貸款公司直接融資先例。2021年華峰小貸作為原始權益人,定向為溫州12家科技型企業發放技術產權融資貸款,通過ABS融資模式募集資金1.9億元,為全國小貸行業首創。嘗試開展股權類投資,小貸公司聯合貸款和投貸聯動業務。
4.求而不貪行穩致遠。小貸公司經歷了從自知到自覺,服從他律到自律。遵守“四大紀律”(不賬外經營、不吸收存款、不做高利貸、不涉套路貸)不越紅線。按照“八項要求”(立足于小、謀求于大,專做小微、服務三農,嚴格自律、規范經營,小額分散、把控風險)做智慧小貸公司。開業十五年來,未出現嚴重違規、違法事件,未出現外溢性風險。
5.堅持小貸向善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文化引領,激發小貸員工的內生動力,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域樣本中,發揮綠色小微金融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聯合小貸行業制定惠企規定,通過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聯合小貸同業開展小貸公司員工“一起捐活動”,捐贈現金140多萬元。協會向市慈善總會、四川省紅源縣、瀘定縣瀘定中學捐款18萬元。公司與村居開展結對共建、慰問貧困家庭大學生、孤寡老人活動。

(二)溫州市小貸公司行業協會工作三個維度
1.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有活動行業才有活力;
2.以文化建設為引領,既要利潤也要社會責任;
3.以問題為導向,在解決困難中前行。為會員服務,為行業發聲。
(三)小貸行業商業邏輯的變化,三重壓力影響
小額貸款需求收縮,放貸難,獲客難;
銀行信貸(最后一公里)供給沖擊,小貸被擠出效應增強;
小貸經營預期收入減弱;
小貸公司行業出現被結構性拋棄的傾向,小貸行業被邊緣化。
(四)特色工作:
1.2021年8月協會斥資購置溫州財富中心1809室(330M2)建立“小貸之家”。把“小貸之家”作為溫州小貸行業形象展示的窗口,發揮交流平臺作用;
2.開展溫州市小貸行業榜樣人物、優秀小貸人、功勛小貸經理、標桿小貸公司評比表彰活動;
3.守護小貸公司行業健康、講好溫州小貸成長故事;
4.從2013年起,每年組織一次境外旅游考察、國內大學培訓學習、國內游學考察;
5.溫州市區小貸公司率先開展“在線金融賦強公證”;
6.協會與溫州銀行溫州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7.創建片區季度例會制,組織“小貸沙龍”活動;
8.設立協會專業委員會,分類指導、分層發展(專題會議、發建議函);
9.課題研究、新聞宣傳報道、專題報送信息;
10.為會員服務、為行業發聲。2014年為會員單位爭取未兌現返還補助金2.4億元,2017年為市區小貸爭取(順延三年)兌現補助金1.17億元;
11.建立溫州“小貸服務驛站”(市金融辦);
12.提出智慧小貸、特色小貸、溫州小貸特色業務集合群(1+X);
13.踐行小貸向善理念,編輯《溫州小貸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溫州小貸這五年》(2018-2022)、《溫州小貸協會志》(2018-2022)。開展“一起捐活動”和參與社會慈善活動。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溫州小貸行業特點鮮明,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復雜多變的世紀疫情、俄烏沖突開啟的新一輪通脹,溫州市小貸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小貸公司經營預期減弱、小額信貸需求收縮、銀行小額信貸供給沖擊。目前,面臨撤資問題、稅收負擔過重問題、資金來源問題。若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將還會有一部分公司退出小貸行業。
1.面臨減量提質的雙重壓力。小貸公司行業出現“兩減少一減弱”,即:小貸公司在冊數量減少、注冊資本金減少、盈利能力減弱。小貸發展基礎動搖,公司持續經營內源動力不足,服務能力下降。
2.小貸公司缺乏整合機制,行業整體優勢缺失,各公司(業務)間呈“碎片化”。一是試點十四年來,頭部小貸公司引領、集聚形成優勢資源作用與機制沒有形成,缺“小貸的小貸”機構,無法進行資金融通、業務互助。二是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小貸公司單獨開展創新業務難。對政府允許項下: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股權投資和投貸聯動等中長期業務無能力。三是作為地方金融組織的小貸公司,難以通過非標準化融資形式融入資金。更不具備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形式融入資金。
3.縣(市)小貸公司未享受到政府稅收(順延三年財政返還)
扶持政策。
4.稅收負擔重。稅收負擔重一直得不到解決,稅法的權威性頂層設計才有意義。小貸公司融資渠道窄,小貸沒有外源負債,單靠資本金小貸運營難以為繼。
5.缺乏小貸金融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省、市對小貸公司準入和監管評級,2014年前以批準入為主,2018年后側重對小貸公司監管評級,評級不合格的小貸“引導其有序退出”。
6.小貸公司發起設立是按一般性工商法人機構,管理及內部經營約束是按金融機構來約束。

|